• 特朗普再放风:有很多潜在买家,人们对TikTok非常感兴趣

    【文/观察者网 邵昀】 TikTok在美“非售即禁”的“宽限期”将近,当地时间3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他将在4月5日的期限前,与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就出售这款在美国有着1.7亿月活用户的短视频应用达成协议。 据路透社3月30日报道,特朗普当天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这桩交易“有很多潜在买

    2025-03-31 16:24:00
    0
  • 美联储官员预计2025年将降息两次,美联储主席警告:别过分相信预测

    当地时间6月18日,央视记者获悉,美联储官员预计未来几个月美国通胀情况将恶化,但仍预计在2025年年底前将降息两次,与3月份的预测一致。美联储预计,相比于3月份的预测,到2025年年底美国经济增长将明显放缓,通胀将上升,失业率将略有上升。美联储官员预计,美国通胀率到2025年年底将升至3%,失业率将

    2025-06-19 09:30:00
    0
  • 投资者热情不减!美国30年期国债拍卖大获成功

    尽管美国面临因关税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投资者对美国长期国债的兴趣仍然强劲。智通财经APP获悉,周四,美国财政部成功完成了220亿美元的30年期国债拍卖,显示市场对长期美债的需求依旧稳固。这是继周三390亿美元10年期国债“爆冷”热销之后,投资者连续两天表现出对长期债务工具的浓厚兴趣。BMO资本市场策

    2025-04-11 06:50:00
    0
  • 特朗普“关税牌”还有多少空间?专访复旦大学美研中心主任吴心伯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已过100天。据央视网报道,无论从市场表现还是民意调查来看,结果似乎都不尽如人意。美国媒体4月底发布的一项联合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执政支持率创下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同期最低纪录。多数民众反对他推出的多项重要政策,对美国经济现状不满,对衰退前景担忧。近日,在由复旦大学和崔

    2025-05-07 13:17:00
    0
  • 特朗普政府打压哈佛 内地留学生转投香港

    宋洁(化名)最近看国际新闻看得焦虑。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22日,特朗普政府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随后,特朗普要求哈佛大学提供所有国际学生的姓名及国籍信息,还威胁称,如果哈佛大学不提交外国学生名单,联邦政府将考虑削减该校的30亿美元拨款。宋洁是国内一所985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她本打算申请

    2025-05-30 01:43:00
    0
  • 哈梅内伊下令!伊朗被爆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路透社4月6日援引一名伊朗官员的消息爆料,鉴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朗发出的威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下令伊朗武装部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报道称,这名匿名伊朗官员还透露,伊朗已向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土耳其和巴林发出通知,称任何支持美军对伊朗发动攻击的行为,包括向美军开放领空或领土

    2025-04-07 22:47:00
    0
  • 美媒惊呼!“中国工厂比美国、德国或日本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中国在贸易战中有一只机器人大军!”《纽约时报》网站近期的一篇文章聚焦中国制造业领域的机器人大军,认为它们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制造业,使得中国工厂有能力将其出口的许多产品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并在应对特朗普的高关税、应对贸易战方面具有优势。文章注意到,现在中国的工厂比美国、德国或日本的工厂自动化程度更高。

    2025-04-24 17:47:00
    0
  • 澳大利亚的安思尔将提高在美国市场售价 以抵消关税影响

    澳大利亚的安思尔(Ansell)表示,计划通过提高向客户收取的价格来抵消其个人防护装备产品面临更高美国关税所造成的影响。此前关税成本上升并未促使安思尔将生产转移到美国,该公司现在也未打算这样做。安思尔在一份市场文件中表示:“美国业界生产类似手部和身体防护产品的产能微不足道。”安思尔在9个国家和地区的

    2025-04-04 08:44:00
    0
  • 外媒:最后期限将至,石破茂表态称与美国关税谈判不会“轻易妥协”

    【环球网报道】综合法新社等媒体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6日在接受一档电视节目采访时称,他不会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轻易妥协”。法新社称,7月9日是美国对有关贸易伙伴暂缓执行关税措施的最后期限,在此背景下,日本正寻求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报道说,石破茂6日在接受一档电视节目采访时称,“我们不会轻易妥协

    2025-07-06 15:48:00
    0
  •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解析:美国《生物技术未来蓝图》报告聚焦技术防御

    来源:邓正红软实力美国《生物技术未来蓝图》承认79%企业依赖中国供应链,试图通过禁令防御却加速全球技术链“去美化”。中国以疫苗普惠和合成生物学突破重构技术伦理,借ANSO多边合作将硬实力升华为规则影响力,推动生物治理从“单极控制”转向“多元共生”——技术壁垒筑得越高,规则制定权流失越快。2025年4

    2025-04-13 22:00: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