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乘风破浪 ——青海农信以“工匠精神”浇筑普惠金融基石

长期以来,在青海金融监管局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青海省银行业协会协同联动青海农信,充分发挥农信系统在普惠金融领域的服务优势,以“支农支小”为使命担当,锚定“做普惠金融工匠”愿景,深耕高原沃土,全力打造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青海样本”,一幅“政策引领、行业协同、金融赋能”的普惠金融生动图景正蓬勃展开。

坚守初心

以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制定金融支持措施,有力支持三农和小微发展。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海监管局关于做好小微企业发展的工作要求,青海农信持续增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能力,加大三农及小微客户信贷投放力度,提升县域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小微企业贷款保障机制。出台小微企业续贷业务、个体工商户贷款等管理办法,制定金融支持民营及小微企业实施方案,将服务县域普惠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全系统长期战略目标。深推“金融助理官”品牌,加大对全省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信贷业务“稳”中前进,打好信贷支持、助企纾困、减费让利、差异化服务的金融“组合拳”。优化利率定价机制,推动小微企业综合成本稳中有降。以“LPR+贷款成本”为基础,青海农信综合评价贷款行业、期限、承贷主体、信用状况、保险情况等,以双向“加减点”方式开展差异化定价,提高定价的合理性、灵活性,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

助力小微企业破局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青海金融监管局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要求,全面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依托扎根县域的200余个营业网点和3000余人的基层金融队伍,建立“网格化”走访机制,开展“千企万户”“百行进万企”等专项活动,全面摸排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确保做到“应贷尽贷”“应贷快贷”,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为小微企业破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共走访小微企业14866户,累计授信2964户,授信金额17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44亿元。

湟源金融监管支局充分发挥指导与监督职能,紧密围绕国家金融政策导向,结合湟源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为湟源农商银行的业务开展提供政策指引。湟源农商银行加大政银企三方合作,以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开展小微主体走访宣传,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题直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银企对接会等,搭建融资服务平台,促进了湟源县小微企业的集群发展和产业升级。截至2025年4月末,湟源农商银行已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档案1251户,建档率100%;今年已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经营主体1466户,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255笔,金额4.13亿元。

海北金融监管分局积极发挥行业指导作用,结合区域经济特色,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农牧民为己任,引领门源农商银行以“千企万户”大走访为重要纽带,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工作。通过“一线调研+精准对接”,共走访小微企业1782户,通过青信融平台形成申报清单258户,推荐清单258户,最终授信237户,授信金额达0.82亿元,放款235户,放款金额0.81亿元。

坚持守正创新

助力普惠小微金融数字化转型

青海农信持续拓展产业链发展、依托渠道引流强化数据对接,聚焦“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数字乡村为目标,通过加强与政府部门、融资担保公司、产业园区等多方合作,开展小微产业链客户营销拓展,并运用“小微信易贷”“兴农直通贷”“新农信用贷”“三牲贷”“商户贷”“流量贷”等特色产品,借助惠农服务平台、双基联动云办公室,将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嵌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景。同时,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上线打通了“手机银行”“聚合支付”“农担担保贷款系统”等线上平台,促使小微企业客户线上服务及体验度再度提升,为构建线上线下相协调的普惠金融生态圈迈出了全新一步。

深化“青信融”平台应用

拓展融资服务领域

青海农信充分利用“青信融”平台线上涉企信息高效共享、政策智能推送和信贷供需精准匹配优势,构建以信用为核心,多维增信、多向赋能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生态圈,助推平台成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有力抓手,借助“青信融”平台各类财政风险补偿政策,持续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破除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短板,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线上便捷信贷服务。截至目前,青海农信通过“青信融”平台发布信贷产品178个,授信笔数11686笔、金额81亿元,放款金额75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发放总量的27%。

从祁连山下的牧场到河湟谷地的产业园,青海农信的实践印证:支持小微企业,不仅是金融机构的责任,更是青海省银行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破题之道”。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精准把握普惠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紧密结合“青海四地”建设,持续扩大普惠业务覆盖面,全力支持全省小微实体经济稳健发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来源:青海省银行业协会)

《西海都市报》(2025年06月13日 第A5版:西宁·民生)

来源:西海都市报

相关文章

  • 工银瑞信“正‘钱’方”反洗钱迷宫展亮相服贸会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首钢园金融服务专题展区,工银瑞信基金携“正‘钱’方”反洗钱卷宗迷宫展正式亮相。作为“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的重要实践,本次展览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将反洗钱合规教育转化为公众可参与、可感知的普惠实践,为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合规根基。当前,我国公

    2025-09-11 14:12:00
    0
  • 国家医保局公布63家失信医药企业 无锡美生医疗、江苏康生药业、徐州凯德医疗等公司被点名

    9月5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价格招采信用评价“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评定结果(第14期),汇总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各省份评级为“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的医药企业情况,共计63家。其中,江西志诚药业有限公司为新增的“特别严重”失信企业;天津市河西区昌达工贸有限公司、无锡美生医疗、江苏康生药业、

    2025-09-08 10:42:00
    0
  • 山东省2025年第三批政策清单出炉,企业、百姓如何获益?

    山东推出今年以来的第三批政策清单《关于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第三批政策清单》,聚焦服务业发展、项目建设、援企助企纾困解难等三个方面推出16条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将会给企业发展、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利好,记者为您梳理。1亿元财政资金加码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迎重点扶持从政策清单看,山东首先将加力落实2亿元

    2025-09-05 13:00:00
    0
  • 中上协:上半年A股公司营收35.01万亿 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截至8月31日,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全市场”)共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第二季度营收18.11万亿元,同比增长0.43%,环比增长7.15%。上半年

    2025-09-01 08:32:00
    0
  • 天味食品拟赴港二次上市,四川“A+H”企业或添一丨周观川股

    李菲菲 川观新闻记者 彭瑀珩行情回顾(8月25日至8月29日)市场整体表现:回顾一周A股,三大指数震荡上涨,沪指稳站3800点,交投活跃度维持在历史高位。截至8月29日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报3857.93点,月涨7.97%,创10年新高;深证成指报12696.15点,月涨15.32%;创业板指表现尤为

    2025-08-31 12:0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