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5200亿定增落地 金融“压舱石”再升级

文|《投资者网》吴微

当中国经济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一场涉及5200亿元的金融资本战役悄然打响。

2025年3月30日,中国银行(601988.SH)、建设银行(601939.SH)、交通银行(601328.SH)、邮储银行(601658.SH)同步披露定增预案,财政部以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资,叠加市场化募资,共同为国有四大行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这场被称为“第三次国家队注资”的战略行动,不仅是金融体系应对百年变局的先手棋,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落子。此次注资规模创历史新高,较1998年专项注资扩大近两倍,通过“政策托底+市场验证”双轮驱动,标志着国有银行从“被动防风险”转向“主动扩能力”的战略转型。

以史为鉴

回顾我国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历程,此次5200亿元定增堪称第三次“国家队”注资的里程碑事件。不同于1998年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的被动防御,也异于2003年以外汇储备注资推动股改上市的市场化改革,本轮注资更具前瞻性与战略协同性。

数据显示,2024年末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值已达12.24%,远超监管红线。但在净息差收窄、服务实体经济加力背景下,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的内生能力受限。此次财政部以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资,叠加市场化定增,形成“政策托底+市场验证”双轮驱动,标志着国有银行从“被动防风险”转向“主动扩能力”的新阶段。

定增的核心目标在于增强银行“造血”与“输血”双功能。通过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国有大行可扩大风险加权资产规模,理论上可撬动15%-20%的信贷增速。以2024年六大行总资产187万亿元计算,潜在信贷增量或超28万亿元,重点投向科技金融、绿色经济、乡村振兴等战略领域。

建设银行就明确将资金用于“五篇大文章”,邮储银行则强化县域经济布局,交通银行将聚焦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形成“资本补充—产业升级—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注资通过溢价发行(如建行定增价较市价溢价5.3%)与锁价定增(限售期五年),既避免了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又传递出市场对国有大行长期价值的认可。财政部作为战略投资者的绝对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国有资本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破局之道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至3.3%,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在此背景下,国有大行作为金融体系的“压舱石”,其资本充足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降低系统性风险预期1.2个百分点。

此次定增通过提升资本缓冲垫,为银行应对资产质量波动预留安全空间,同时保障高分红政策的可持续性,2024年六大行股息支付率超40%,资本补充后分红稳定性增强,有助于稳定投资者预期。

对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4万亿计划,此次定增更注重结构性优化。通过精准滴灌式的资本配置,重点投向基建、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既缓解了传统基建领域的资金压力,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开辟融资通道。

例如,中国银行计划聚焦“五篇大文章”,邮储银行宣称将提高对中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的信贷支持力度。据测算,5000亿元注资可撬动约4万亿元信贷增量,直接服务“双碳”目标与科技创新战略。

从战略高度看,此次定增不仅是短期资本补充,更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深化。在全球系统性重要性银行(D-SIBs)监管趋严背景下,提前补足资本储备具有战略意义。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24%)虽高于欧美同业(美国10.5%、欧元区11.2%),但面对TLAC监管要求与经济转型期的复杂挑战,此次注资为银行应对风险处置、地方债务重组等压力提供了安全垫。随着资本效能释放,预计2025年国有大行绿色信贷、科技贷款增速将分别提升至18%和22%,形成“稳增长—提收益—促分红”的正向循环。

对投资者而言,此次定增释放三重信号:政策托底强化金融稳定预期,资本补充打开银行估值修复空间,战略转型催生新增长极。短期市场或关注股息率波动,但中长期看,“稳增长—提收益—促分红”的正向循环值得期待。

此次5200亿定增,既是金融体系防范风险的“安全垫”,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国有大行资本实力的跃升,将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注入了关键动能。(思维财经出品)■

相关文章

  • 十大基础设施项目 全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奋“永”争先拼经济——聚焦一季度永州经济“开门红”》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全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永州市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报道《奋“永”争先拼经济——聚焦一季度永州经济“开门红”》,今天推出第二期《十大基础设施项目 全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今年一季度,永州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拉动一季度全市固定资

    2025-04-29 17:04:00
    0
  • 三年业务量翻一番,申通回到舞台中央还需多久?

    文|快递观察家申通在追赶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增两倍,2025年常态化产能将达日均9000万单。得益于“三年百亿产能”提升计划,申通运营能力已追上行业头部企业。深入客户一线,精准洞察需求,申通接地气的改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客户看到。目前行业竞争已进入价值深耕期,快递龙头纷纷力

    2025-04-29 16:57:00
    0
  • 阿里Qwen3系列模型发布,中美基础大模型竞争强度加大

    中美十家主要大模型公司平均每8.5天就会发布一款新的基础大模型,全球大模型赛程加快文|《财经》研究员 吴俊宇 编辑|谢丽容全球基础大模型玩家主要在中国和美国,两国核心玩家自今年初开始,在新一代大模型的发布节奏上越来越密,一代比一代强——大模型的竞争中,卷模型这件事情依旧是确定的。4月29日凌晨4点,

    2025-04-29 10:42:00
    0
  • 提质创新扩能 江苏文旅消费迸发新活力

    原题:提质创新扩能 江苏文旅消费迸发新活力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江苏文旅消费供需两旺,以其火热的消费态势成为提振全省消费的主力军,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2025年一季度,江苏纳入监测的644家A级旅游景区、75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含建设单位)和84家

    2025-04-29 07:04:00
    0
  • 百亿支持跨境电商 广东中行助力稳订单拓市场

    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万商云集,截至4月27日,已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2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中国的外贸企业正借助广交会,依靠高质量产品、自有优势全力突围,通过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中国商品正更快速地走向世界。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74

    2025-04-28 21:13: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