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千行百业:中国迎来人工智能加速应用期

机器人“小海”迈着小碎步走上讲台,与人类演讲者对话互动,通过视频介绍北京市海淀区正在建设的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向人们展现利用AI技术缓解交通拥堵、服务社区居民、辅助医生诊疗决策等智能生活场景……这是在北京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的一幕。

论坛期间,“人工智能”成为高频热词,“AI+”如何实现成为热议话题,各种AI大模型新品及创新合作密集亮相,未来之风扑面而来。

论坛期间发布的《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显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跻身2025年未来产业十大赛道。多位参会人士表示,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3月29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生态网络正式发布。新华社发

在29日举行的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区,重大前沿成果不断涌现,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深度赋能的同时,也正孕育新的重大变革。大模型技术持续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加速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驱动形成新的生产力。

“AI技术井喷的浪潮下,2025年会是AI应用大规模落地的元年。”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零一万物CEO李开复说,大模型带来的是生产力的革命,目前其智力还在持续提升,各种技术不断涌现,大模型的应用时代来临。

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关键共性技术等研究与创新应用。截至目前,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18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3月29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业务发展总监李园(右)为往来嘉宾介绍公司脑机接口产品功能及临床应用情况。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此前介绍,“要让人工智能尽可能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利用起来,积极支持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开发和应用,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

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作为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高度富集之地,北京正抢抓人工智能机遇,布局前沿技术研发,推动技术应用示范,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记者从论坛上获悉,2024年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3500亿元,相关企业超过2400家,位列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一梯队。

论坛期间,北京前沿算法协同创新矩阵、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生态网络等创新平台发布,未来将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智算网络,为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提供算力保障。

3月27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观众在触摸一款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的展览上,各种机器人、数字人、沉浸式虚拟体验等创新产品为观众带来浓浓的“科技感”。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脑机系统“北脑一号”“北脑二号”受到广泛关注。展台前,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业务发展总监李园介绍“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进步,推动了脑机接口产品的开发及应用。”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一款智能后视镜,可实时捕捉分析驾驶者的疲劳、打电话、情绪不佳等状态,座椅会随之抖动提醒注意驾驶安全。该企业工程师彭露说,随着AI技术发展、算力提升,交通服务将更精准、更智能。

图灵奖获得者约瑟夫·斯发基斯在演讲中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市场、海量数据以及强大的工业基础,未来可协同各行业拓展人工智能在工厂、农场、电信等各领域应用空间,同时与各国携手推动人工智能治理,为世界创造更多福祉。

业界人士指出,未来仍需强化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生态,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记者魏梦佳)

相关文章

  • 社区设立“养生角”,健康服务送上门

    9月5日上午,由安徽日报教育培训中心、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龚湾社区党委、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联合主办的“养生文化角”揭牌仪式暨健康养生主题活动,在庐阳区杨梅驿党群服务站举行。此次活动以“社区添活力、健康伴邻里”为主题,通过实际操作教学、专家讲座、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居民在近距离感受养生文

    2025-09-08 17:06:00
    0
  • 人工智能赛道再迎重磅利好,人工智能ETF(159819)助力一键布局产业链龙头

    今年8月底,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按下“加速键”,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也在近日陆续出台。今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算力与电力协同发

    2025-09-08 16:00:00
    0
  • 邝思琪: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我们的全运故事”全民征文大赛

    亲爱的未来的我:你好呀!此刻的我正在田径场上训练,看着跑道上一圈圈的痕迹,不禁想起那些在全运会上闪耀的运动员们,也想和你聊聊我学到的宝贵一课。你还记得2024年底爸爸给你看的那个比赛视频吗?有个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慎摔倒,膝盖渗出血迹,却依然咬牙坚持跑完全程。虽然不记得那运动员的名字,但在那一刻,我忽然

    2025-09-06 18:06:00
    0
  • 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四天六唱

    本报讯(记者高倩)“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灯火灿烂的中国梦,灯火荡漾着心中的歌……”昨晚,在演绎了多达30首作品后,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的艺术家们迎着热烈喝彩,以一曲改编的《灯火里的中国》作为返场,把这个被歌舞彻底点燃的夜晚再度推向高潮。大阅兵的“后劲”尚在,于此纪念中国人

    2025-09-06 09:57:00
    0
  • 战略落子!中能拾贝设广州拾贝云水利水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深耕小水电赛道践行能源转型大蓝图

    引言:政策锚定方向,小水电亟待 “破局升级”在国家 “双碳” 目标与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牵引下,小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色改造与现代化管理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水利部先后印发《智能化小型水电站技术指南(试行)》、《关于开展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明确

    2025-09-02 00:05: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