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这三件事,不管何时开始都不晚

有句话说得好:“人永远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这句话,往往是在人们年纪渐长时发出的感叹。因为青春与对青春的认知之间存在一种天然的错位,我们拥有青春,也格外迷茫。


当我们到达一定年纪,回首往事,或许会发现,人生最遗憾的,不是未曾拥有,而是未曾做到。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人这一生应该尽量追逐的三件事。


无条件投资自己


巴菲特曾经说过:“你能做的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你自己,因为没有人可以把它从你身上拿走。”


投资自己,包括投资身体、头脑与心态,这是最安全且稳赚不赔的投资。


通过节目《奇葩说》进入公众视野的著名辩手詹青云,就是特别舍得投资自己的人。本科毕业后,詹青云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然而,高昂的学费却是她的家庭难以承担的。


但她坚信自己投资未来的选择是对的,也在本科学习期间发现了自己对法律的强大兴趣。


于是她毅然决然地选择负债,去提升自己,攻读法律。最终她也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学习能力,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知名主播朱旺旺从一个“又土又丑”的女孩,变身成为精致上镜的主播助理,靠的也是她对自己的投资。


业务不熟悉,她就投资学习,学习各种产品的功效,锻炼自己的口条能力,学习电商谈判的技巧;容貌不出众,她就投资自己的身体,减肥学化妆,让自己以更加优雅的状态出现在荧幕前。


她对自己的投资获得了回报,工资得到提升,能力也被多方认可。


而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赚了钱舍不得投资自己,没有投资自己的意识和头脑。


修炼好自己,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要完成自己的课题,只有投资自己,修炼自己,才是最正确的方向。


投资自己,让自己变得充盈,幸福才不必依赖别人或外界产生,即使到了40岁,也能更加自由和丰富。



珍惜身边的人


人生就像一列单向行驶的列车,你永远不知道,谁会在下一站和你告别。我们生活在忙碌和奔波中,往往容易忽略身边最亲近的人。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然而时间却像握在手中的流沙,一不小心就从指缝间溜走。


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中韦一航因为患癌,变得非常消极厌世。父母为了照顾他,牺牲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全心全意地陪伴在他身边;奶奶要卖房子给韦一航治病,二叔也愿意拿出自己所有的存款;马小远则用自己的开朗和坚强感染了韦一航,她带着韦一航来到冰库体验南极北极,在修车行里体验自己建造的“死海”,把喷泉当瀑布……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他们“世界冒险”的梦想。


但是,韦一航还是将自己的痛苦和害怕伪装成冷漠和颓丧,折磨自己,也让亲人受伤。


韦一航的母亲告诉他:“人活着,都会经历失去,我们都害怕失去,但面对这种失去最有力的反击就是‘认真活好每一分钟,每一秒钟’。”


亲情和友情就是韦一航绝佳的止痛药,韦一航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于是也将这种温暖重新传递给身边的人。


有人说,感情亡于淡忘好像是必然的,我们总感觉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当同行的人在你身边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珍惜。不能因为身边人的包容,就把所有的坏情绪都倒给他们。


有什么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永远不要等。


毕竟,幸福不会时时等着你,爱你的人不是随时可以出现,不要等到错过了才知道珍惜。



永远保持随时开始的勇气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最大的遗憾,从来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所以,立即出发,胜过一而再地原地徘徊;立即行动,胜过千百次的幻想。


布莱克曾说:“那种一味期待而从不行动的人们,是滋生瘟疫的温床。”面对一件自己很想要,但需要从零开始的事情,很多人往往会给自己设限,犹豫不决,最后无疾而终。


而那些随时能开始的人,往往活成了人们羡慕的模样。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今年春节档电影的黑马,票房一再突破,让人望尘莫及。电影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导演饺子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团队日复一日地打磨。


导演饺子最初学习药学,是在毕业后他才放弃药学专业,转行进入影视公司工作。这段“弃医从漫”的经历为人津津乐道,究其原因,他拥有随时开始的勇气。


特别赞同网络上的一句话:想都是问题,做才会有答案。


人生很短,如果都花在犹豫上,那将是最大的损失。请记住:“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



所以,无条件投资自己,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强大;


珍惜身边的人,在爱与被爱中感受温暖;


永远保持随时开始的勇气,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可能。


这三件事,我们无论何时,都应该为之向往。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我们有出发的勇气,就一定能收获生活的美好与完满。

相关文章

  • 用心里的火,点亮梦想的灯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打开手机地图搜索:原来勐海在这里——距保定近3000公里的云南西南角。这是河北保定学院2025届毕业生赵煜晗即将支教的地方。勐海,在傣语里意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赵煜晗满是兴奋:自己就要成为“勇敢者”。且末、和静、五家渠、南木林、察隅、松桃……25年来,一批批来自保

    2025-09-11 03:42:00
    0
  • 小叶医探|用“针尖”点亮“星光” 帮助“星星的孩子”走出孤独

    大皖新闻讯女孩果果(化名)在三岁多时还不会叫“妈妈”,也很少看人的眼睛,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被诊断为智力障碍伴有自闭症倾向。而今,在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安徽省儿童医院接受了一段时间以中医头皮针灸为主的康复治疗后,6岁的她,正一点点用自己的方式,推开与世界隔开的那扇窗。像很多“星星的孩子”的家庭一

    2025-09-09 18:20:00
    0
  • 邝思琪: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我们的全运故事”全民征文大赛

    亲爱的未来的我:你好呀!此刻的我正在田径场上训练,看着跑道上一圈圈的痕迹,不禁想起那些在全运会上闪耀的运动员们,也想和你聊聊我学到的宝贵一课。你还记得2024年底爸爸给你看的那个比赛视频吗?有个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慎摔倒,膝盖渗出血迹,却依然咬牙坚持跑完全程。虽然不记得那运动员的名字,但在那一刻,我忽然

    2025-09-06 18:06:00
    0
  • 54岁“老外贸人”7年拿下北外硕士:人生永远没有“太晚”

    六月的北京,阳光炽热,54岁的王莎身披深蓝色硕士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学位授予仪式上微微躬身。当中心主任的手将她的帽穗从右边拨到左边的那一刻,聚光灯下的她眼眶微湿。作为一名拥有近30年外贸经验的“老外贸人”,王莎的人生本可以循着既定轨迹平稳走向退休:在宁波的办公室里处理订单、接待客户

    2025-08-29 13:39:00
    0
  •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米玛次仁:雪域燃灯者 廿三育桃李

    米玛次仁,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岗嘎镇完小教师、副校长,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2002年毕业后,米玛次仁毅然回到气候高寒的珠穆朗玛峰脚下,在当地的小学任教。他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孩子,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起居,自学急救知识,将教室变成临时“医疗站”。从教23年,他用知识为高原学子打开了改变命运的

    2025-08-25 19:48: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