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了方便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的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出行,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公交西部分公司陈家坪分部党支部与杨家坪分部党支部联合九龙坡区人民医院,共同开展了一次名为“党建聚智听民意 定制公交暖医行”的共建活动。

为了了解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出行需求,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还前往问诊台、医院出入口等患者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问卷调查。
围坐一堂听清那些“赶路声”
活动从一场安静的座谈会开始。公交西部分公司陈家坪分部党支部与杨家坪分部党支部的党员骨干、线路调度员,与医院的科室负责人、护士长、普通职工代表、病人家属围坐在一起。

“早上7点那班车,有时会晚几分钟,我们几个要赶着交接班的护士姐妹就得跑起来了。”一位护士长轻声说道。
“站点下车走到门诊大厅,晴天还好,下雨天那段路提着东西就有点吃力了,要是能再近一点点就好了。”一位经常接送老人的家属代表补充道。
“下午是病人出院高峰,车能来得密一点就好了,大家带着行李等得心焦。”后勤工作人员提出了建议。
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认真听着,手中的笔快速记录着。

“这个问题我们回去立刻核对排班表,调整司机交接时间,保证准点。”“站点微调的事,我们下午就去现场测量,看有没有更优方案。”“高峰加密的建议很好,我们会分析近期的客流数据,尽快拿出调整方案。”听完大家的建议,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现场作出答复。
认真记录每一份“问卷”
座谈会的声音是珍贵的,但还不够。要真正描摹出“出行地图”,还需要更广泛的样本。志愿者们的身影,出现在新院区的门诊大厅、住院部楼下、食堂入口等。他们设立了简单的问卷调研点,更多的时候是主动走上前,轻声询问行色匆匆的人们。

“师傅,耽误您一分钟,您觉得咱们这趟定制公交方便吗?有没有哪里觉得可以改进的?”志愿者小张耐心地向一位刚下车的乘客询问。
问卷设计得很实在:了解定制线路吗?对发车准点情况满意吗?站点位置是否便利?车厢环境如何?希望增加哪些方向的班次……

一位大爷看不清字,志愿者小王就蹲在一旁,一条条念给他听,认真记录下他的想法。上百份问卷收上来,沉甸甸的,那是关于“行”的最真实民意,是优化线路、调整站点、增配运力的最可靠依据。数据背后,是人们对便捷、舒适出行的朴素期待。
“志愿红”守护市民出行路
光听和问还不够,更要亲身去感受,去服务。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的公交站点,成了志愿者的“实践课堂”。他们穿上醒目的志愿马甲,站在了乘客中间。
“阿姨,去巴国城您坐这趟车,下一班车大概8分钟后到,您坐这边椅子稍等会儿。”志愿者老李熟练地指引着方向。
“小心台阶,我来帮您提一下。”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大爷要上车,志愿者小陈赶紧上前搀扶,并提醒司机稍等。
路在延伸,服务也在延伸。
这一次党建的力量,将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出行的美好需求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暖意,流淌在城市最需要的角落。
上游新闻 王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