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第26届“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黑龙江省青年联合会决定授予鸡东县人民法院鸡林人民法庭“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鸡东县人民法院鸡林人民法庭团队共有9人,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共6人,占比66%,在基层法庭中,这是一支年轻且富有战斗力的集体。该团队坚持以青年为底色、活力为特色、服务为本色,创新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贴心回应群众司法需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贡献了积极的青春力量。鸡林人民法庭荣获最高人民法院颁发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省高级人民法院颁发集体三等功、团省委颁发青年文明号、省妇联颁发巾帼文明岗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以青年之朝气,推动服务效率“大提升”
鸡林人民法庭地处黑龙江省鸡东县朝鲜族聚居地鸡林乡,这里有着丰富的地方特色朝鲜族文化,尤其朝鲜族美食深受青年喜爱,但工作在这里的汉族青年法官开始却并不欢喜,语言不通是他们最大苦楚。
鸡林人民法庭庭长吕仙华是一名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双百政法英模等称号的双语法官,吕庭长深知他们的难处,在面对朝鲜族群众诉求时,便让他们做一些辅助性工作,但这些青年法官们特别积极上进,经常向“吕大姐”请教学习朝鲜语,慢慢地他们可以用“撇脚”的朝鲜语与群众沟通,经过多年历练,现在的他们已然从语言“小白”蜕变成“专家”,实现了双语沟通从“语言转换工具”向“共同体意识培育载体”升级,为辖区朝鲜族群众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法治固边”与“文化润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青年法官们组建了卫国戍边“青骑兵”双语宣讲队伍,深入朝鲜族群众家中开展关于法律知识、民族团结等活动40余次,受众1.6万人次,旨在通过青年人的视角和声音,传递正能量,他们打破了传统宣讲的单一模式,采用案例讲解、互动问答、民族服饰展示等多种形式,使宣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生动有趣。
以青年之活力,涵养法治文明“好风气”

青年法官们充分发挥干事创业激情,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针对朝鲜族尊重信服长辈的传统,邀请村组组长、乡村干部、乡贤村老等多种力量参与家事纠纷调解,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实现在家门口化解纠纷,做到“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就地即化解”。
法庭畅通与基层调解组织的沟通协作,多次与地方乡镇党委、政府开展会商,寻找矛盾纠纷解决的最佳途径,实现法治、德治、自治“三统一”,形成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解民忧暖民心的新时代家事“枫桥阵地”。推动鸡林人民法庭与11个乡镇司法所、派出所、1个律师事务所、4个法律服务所、一个矛调中心形成“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协作模式。借助12个人民调解组织平台开展联动调解,委派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解决诉前纠纷102件,调解后申请司法确认85件。永光、东明、前进3个村创建为“无讼村”,切实做到调解靠前一步,纠纷诉前止步,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
以青年之正气,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本”

青年法官们敢于先行先试,成立了“青年法官工作站”,着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司法服务平台”。面向学校宣传预防校园欺凌、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下发了全市首份《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函》,发放家庭教育令、人身安全保护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案件特点,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儿童托管室,开通了残疾人绿色服务,对于弱势群体入户调解,提供上门立案服务。研析离婚、抚养费纠纷多发问题原因,发出司法建议5份,截至目前,到民政局登记离婚的纠纷150余件,没有再出现协议离婚后增加抚养费的纠纷。通过法庭+N的模式,着力构建涉未成年纠纷化解机制,为每一个家庭撑起“法治蓝天”。他们还热心于公益事业,多次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参加金秋助学、社区青春行动、青少年权益保护等活动,以青春正气让法庭“枫”景更美。
来源:鸡东县人民法院
编辑:张海鹏
黑龙江省媒体求助维权热线请联系张主任:15791144949(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