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钱双货币运行下的清代经济

《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是一部深入剖析清代货币流通和经济运行的学术著作。全书从银价、钱价和银钱比价的概念出发,系统梳理了清代银钱比价的历史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银钱比价非某单一价格种类,而是“双轨—多轨”的价格体系。基于海量史料,作者重绘了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以银钱比价为切口,书中还着重探讨了银钱比价形成的复杂机制、比价波动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官民双方的应对策略,深刻揭示了清代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复杂互动。

《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胡岳峰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

>>内文选读:

清代银钱比价问题研究的缘起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润滑剂,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货币制度是否合理,货币流通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关系到物价及商品流通秩序,关系到个人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货币问题历来是经济史领域的研究重点。

随着“白银时代”降临,加之清代官方大量铸造铜钱,故实现了银钱并用。银与钱本质上是独立的两种货币,由此两种独立货币在一国内同时充当价值尺度,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银两与制钱各有其价值,之间又有相对价值,也即比价,此比价从根本上说会一直浮动。但清代官方又有一种想让银钱相对价值固定的观念。在实践中,官方为此进行过诸多尝试,结果却依然无法使其固定。为此,官方又以在市面上求银、钱价“平”为目标,在官方直接管理的领域内设定一些一段时期内固定的“例价”以求方便管理。货币制度和比价不断变化,首先影响的是政府财政收支。而在市场上,物价也因双货币表现出双重价格,比价波动自然对商贸往来造成影响。同样,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个体,也都不免使用货币,两种货币和比价波动一样会对日常经济生活造成影响。凡此种种,件件重要。吴承明先生亦曾言:“清代货币方面有两大问题:银钱比价问题和白银的流入流出。”而当下,这其中的许多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释,甚至基础数据整理也遭遇阻碍。故要对清代货币史做更好研究,对既有研究尝试突破,就必须深入探究银钱比价波动相关问题。从比价波动事实、比价波动产生原理、比价波动影响及应对等方面入手,至少应该关注以下问题。

首先,银钱比价数据整理。在对清代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研究中,有一些基础数据是应该被广泛搜集整理和利用的,其类型包括人口数量、土地面积、粮食产量及价格、工资、利率等。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不仅能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清代社会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同时也能给其它相关研究提供必要支持。由于清代实行银钱并用的双货币制度,故存在“银钱比价”这一重要货币相对价格数据。该数据重要性的另一面还体现在它可以间接影响我们对清代物价(以粮价为代表)、工资和利率等相关议题的深入探讨。但对比土地、人口、粮价、工资和利率等数据的已有研究成果来说,银钱比价数据的完整收集和整理尚显落后。并且,已有银钱比价的相关研究仍多处于数据收集整理与问题分析的“倒挂”状态中——研究者不是优先从数据的来源、性质等角度分析问题,而是直接进入到利用他人数据论述银钱贵贱的形成原因、影响等研究中去,这与人口、粮价等数据的研究理路大相径庭。以清代粮价研究为对比,对于粮价数据的来源、奏报制度、记录方式、可靠性等问题,已有包括全汉昇、王业键、威尔金森、刘嵬、陈金陵、王道瑞、陈春声、罗畅、吕长全、王玉茹、余开亮等学者在内所撰写的一系列文章可予以详细说明。但在银钱比价相类似问题上,除王业键、威尔金森在研究粮价奏报时顺带提及地方上对银钱价也有一定的奏报格式外,至今未见有专门的论著对此进行解释。陈春声更是依乾隆五十一年(1786)户部复准各省“将市换钱价有无增昂,按月查明,按季报部,以凭查核”认为,“尚不清楚这种报部材料存在否,如果存在,对研究当时的银钱比价,无疑有重要作用。”“倒挂”状态的长期存在,使得银钱比价数据收集、整理的科学性大打折扣,且影响到该研究的继续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化。因此,科学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清代银钱比价数据,乃至建立分区域的比价数据库便成为题中之义。要对比价数据进行科学整理,需考虑如下问题:1.清代官方对银钱比价奏报进行了哪些尝试,奏报过程和记录特点为何,效果如何,与粮价奏报相比有何异同?2.回顾已有整理数据,各有哪些,来源资料为何,整理方法为何,各学者在处理数据上有何异同,处理数据的差异对数据利用影响大否?3.在前人基础上,设定合理目标,利用各种资料,用统一的科学的数据整理方法尝试整理出不同地区的比价数据。

其次,银钱比价数据分析。整理数据自然是要分析、使用数据。基于原始数据整理,继而开展的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1.数据性质。从银钱比价概念出发,清人如何理解比价,称呼比价?在清代,所谓“银钱比价”,是否存在属性上的差别,此对整理比价数据有何影响,对我们理解清政府经济管理实践有何影响。2.长期趋势。总体上的长期趋势是历来数据整理的研究重点,如何表现刻画,如何对其进行分期,尚需细致考察。且以往学者对此的分期有何异同,原因为何,也当被纳入考察范围。3.区域间异同比较。随资料出版、电子数据化整理日益繁盛,当下已具备一定分地区整理比价数据的条件。为此,需设法初步整理出各地区的长期比价序列,观测其各自波动特征以及相互间联系。进一步地,可为研究区域间经济往来、市场整合等问题提供支持。

再次,对比价成因的解释。比价因属性不同,成因也各不相同。即便是最为人关注的市场比价,其形成原因为何、受何影响,如何作更好解释,迄今尚少见系统、专门研究。为此,该方面议题需重视如下几个问题:1.官方早期定立的一两白银兑换一千文钱,其是否有一定依据,依据为何?除此外,还有哪些例价?随着时间变化,官定例价有哪些变更?不同领域的官定例价如何形成?有何变动特点?2.何以银钱市价必然会波动?其波动原理和动因以及行成机制为何?3.官定例价和银钱时价是否有关联?在哪些领域会产生交集?4.影响银钱时价波动的因素有多少?影响范围多大?程度多深?重要性如何?这些因素又是如何传导并作用到具体比价数值上?

最后,比价波动的影响与应对。既然比价波动如此重要,则其影响必然广泛,从官府到社会对此也必有应对。由是,需重视以下几方面研究。1.比价波动如何影响财政税收、民众生活、商贸往来,其影响原理为何?具体表现为何?金属双货币情况下的影响,与金属单本位币制、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价格波动对社会的影响有何区别?2.比价波动对国家财政汲取能力,对国家经济治理(管理)能力,对近世货币制度变革的长远深刻影响为何?其是否可作为关键因素被纳入“大分流”的中西对比讨论中去?3.国家和社会对比价波动作出了何种反应,具体表现和应对结果如何?

以上,既是银钱比价议题中需被专门研究的问题,同时,回答这些问题,也对推动清代经济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作为历史借鉴,它对我们思考当今国家经济治理、货币与财政关系、金融稳定等问题,也具启迪功用。

相关文章

  • 银、钱双货币运行下的清代经济

    《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是一部深入剖析清代货币流通和经济运行的学术著作。全书从银价、钱价和银钱比价的概念出发,系统梳理了清代银钱比价的历史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银钱比价非某单一价格种类,而是“双轨—多轨”的价格体系。基于海量史料,作者重绘了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

    2025-08-26 15:24:00
    0
  • 云轴科技ZStack入选IDC大模型推理算力市场报告典型厂商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中国大模型推理算力市场分析报告》(2025年8月),报告分析了当前中国大模型推理算力市场的建设现状、格局与市场规模,并提出面向大模型与生成式AI算力建设的重点事项。云轴科技ZStack凭借AI Infra平台ZStack AIOS智塔在大模型训推领域的技术积累与丰富实

    2025-08-23 00:06:00
    0
  • 一线顶奢官方证实:近42万客户资料外泄!

    据香港文汇报等媒体报道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近日发客户信称发生客户资料外泄事件近42万名香港客户受影响外泄的资料涉及客户姓名、护照号码、出生日期、地址、电邮地址、电话号码、购物记录和产品喜好资料。路易威登香港(LVHK)表示,外泄的资料不包含任何支付资讯,正通知相关部门和

    2025-07-22 01:36:00
    0
  • 墨迹天气重磅发布航空气象SaaS新品:以气象科技赋能行业高效运行与社会价值创造

    [北京,2025年7月16日] 今日,墨迹天气在北京以“气象因‘预见’而不同”为主题举办品牌焕新发布会。发布会上,墨迹天气重磅发布了面向航空领域的创新SaaS服务平台——“AeroMetis”,旨在通过前瞻性气象科技创新,为航空业安全高效运行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助力。此次新品发布,标志着墨迹天气

    2025-07-17 00:04:00
    0
  • 内蒙古:基本实现监测数据客观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

    北疆新闻消息 7月7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内蒙古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力度,基本实现以真实、准确、全面的监测数据客观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在监测网络建设方面,截至目前已经实现了349个各类空气质量监测站点、133个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点、59个

    2025-07-08 09:57: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