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润民心 和美王畔拂新风——庆城县白马铺镇王畔村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实践探索

近年来,庆城县白马铺镇王畔村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村治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宣传引导”的移风易俗新模式,摈弃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让和美王畔更加响亮,文明王畔更有底色。

坚持党建引领,增强移风易俗凝聚力

王畔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建立“村两委主抓、村组干部主推、党员带头主干”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跟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创新理论知识,认真研究落实县委、镇党委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各项安排部署,凝聚思想共识。坚持党员干部走在前、做表率,落实婚丧事宜报告备案制度,签订承诺书,通过积极组织和参与集中宣讲、为老服务、义务理发、矛盾调处等文明实践服务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移风易俗责任压实到户、传导到人。用活党建引领机制。用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361’模式”,以积分制为抓手,细化明确“厚养薄葬、抵制高价彩礼、孝亲敬老、考入“双一流”大学、考入重点高中”等正反面情形积分奖惩规定,并加大移风易俗积分在先进典型选树、惠民政策享受等方面的优先权应用。2024年参与积分兑现的农户达到约200户,占比31%,兑换商品价值约1.6万元,让“小积分”发挥移风易俗“大作用”。

突出村民自治,增强移风易俗实践力

在县委社会工作部和民政局指导、镇村两级党组织推动、全体村民紧密配合下,通过召开支部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建强“四会”组织,修订完善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在村“四会”组织中广泛吸纳“五老人员”(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和乡贤典型,规范组织章程,经常性开展互评亮榜活动。在村规民约中纳入抵制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相关规定,明确礼金、烟酒、菜肴等“限高”标准。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新乡贤、总管等“关键少数”作用,在全村推行“一顿饸饹面过丧事”,2024年引导村民利用村级文明礼仪大厅节俭筹办婚丧嫁娶事宜9次,负责摆放“喜事新办”温馨提示牌5家,“丧事简办”温馨提示牌4家;对2名违反规定的农户在村“黑榜”中公示,并限制其部分惠民政策享受,引导群众自觉履行村规民约。推进共享互促。王畔村坚持以村集体经济反哺精神文明建设,自2019年起,就将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困难群众救助、金秋助学、拥军优属、先进典型表彰、积分兑现等活动。先后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举办“古稀浓情元宵节”活动7次,邀请王畔村70岁以上老人欢聚一堂,共进午餐,传承家风、家训、家教,形成尊老敬老的文明新风;常态化组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对考入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资助奖励,2024年资助奖励7人,发放资助金1.05万元,引导全村形成重教好学的好风尚。近年来,王畔村文明新风渐渐兴起,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增长,2024年突破50万元,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已然形成了互促共进的局面。

注重宣传引导,增强移风易俗牵引力

王畔村十分注重民俗文化传承和文化氛围营造,在村组主干道路两边、群众居住集中区,是一系列美观鲜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人物、移风易俗文化墙,还有大大小小的宣传牌、栏、标语等;在清朗整洁的初心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有熠熠生辉的党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标志牌;在村史馆,规范布设着关于农耕文化、家规、家训等村民的世代文化传承,彰显着王畔村团结、勤劳、友善的淳朴民风。还有养老幸福院、农家书屋、农村大舞台等都是沁润村民心灵的好去处。强化宣传引导。坚持将宣传引导融入志愿服务,以党建引领“志愿红”,组成以党员干部为主力的“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矛盾纠纷调处、环境卫生整治”等8个志愿服务队,立足群众所需所盼,开展了38场次接地气、受欢迎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放《移风易俗“十抵制 十提倡”》宣传画,微信群转发推送《殡葬改革50问》,举办“新思想、革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宣传宣讲活动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宣讲移风易俗相关政策和典型案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践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真正走进群众心间。坚持崇德向善、榜样引领,积极选树“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平安家庭”等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2024年评选出先进典型户15户。

王畔村在移风易俗的道路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如今,王畔村绝大部分农户婚事1天办结,丧事3天办结,逐步推行了“一顿饸饹面”办丧事,丧事“过头周年”“过三年”的陈规也慢慢减少淡化了。群众、党员、村组干部共同参与“低彩礼、低随礼”行动,礼金也基本控制到了100元以内,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分。王畔村先后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省级文明村”“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省级美丽乡村”“省级和美乡村”和“全市农文旅融合示范村”等荣誉,被确定为全市理论宣讲“面对面”示范点。

记者:李云 通讯员:李炳

|编 辑:刘亚妮

|责 编:刘兴存

|监 制:常毅博

|总监制:王来林

点击下方,安装“新庆城”,关注我们哟!

相关文章

  • 凌晨,他们在路上偶遇……

    深夜“偶遇”的不一定是有缘人也有可能是嫌疑人近日郯城县公安局西关派出所民警辅警在夜间巡逻时抓获了一名盗窃嫌疑人7月31日凌晨2点多西关派出所在辖区开展夜间常态化巡逻巡至人民路一路口处时发现一个推着电动车缓慢前行的身影十分可疑这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嫌疑人民警定睛一看竟与前一日查看盗窃电动车视频中的嫌疑人十

    2025-08-22 05:52:00
    0
  • 横琴与西门子签约,澳琴人才培养迎国际级合作

    8月20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与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在德国纽伦堡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就联合打造“琴澳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暂用名)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实训区(暂用名)”达成合作意向,这也是合作区首次引入全球标杆级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与

    2025-08-21 20:05:00
    0
  • 15项举措“因才施策”,助企引才育才用才留才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青岛日报8月20日讯 日前,《关于加快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人才集聚高地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出台。通过实施顶尖人才引领、领军人才驱动、技能人才锻造、青年人才托举、国际人才汇聚、人才服务无忧六大工程15项措施,青岛自贸片区将加快建设人才集聚高

    2025-08-21 18:12:00
    0
  • 辽宁省法库县:暑期家校社联动 构建育人新生态

    沈阳日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杨洋)8月20日记者了解到,暑假期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多所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团队积极深入社区、走进家庭,以丰富的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的崭新生态。包家屯镇中心小学联合社区举办的服务活动极具代表性,主题讲座聚焦亲子沟通与作

    2025-08-21 18:12:00
    0
  • 话题阅读量破亿!这场爱心调制的“清凉”,比空调更解暑

    甬派客户端18日首发的《盛夏之约,清凉一座城!从“小候鸟”到志愿者,严妍娜的温暖传递》在全网掀起热潮。#小候鸟长大后成了小候鸟的老师#话题阅读量破亿。同时,话题还走出宁波,冲上新浪微博衢州同城热搜。这场动人的“清凉接力”,让网友盛赞“这温度,比盛夏更恒久”。来自衢州的严妍娜,从被关爱被守护的“小候鸟

    2025-08-21 17:46: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