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日月星辰的小说《重生高考后,低分捡漏上名校》以其精彩的情节和深度的人物刻画吸引了广大读者。故事中,刘宇陈青青经历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旅程,发现了自己内在的力量和价值。通过面对困难和挑战,刘宇陈青青逐渐摆脱束缚,展现出无限的潜力。这部小说充满了希望与成长,“听着高大上,找工作最难的专业之一。”“学的东西杂而不精,出来什么都干不了,纯纯的鸡肋。”他的声音……必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与沈玥琳告别,刘宇没有半分回头的意思。
他径直走向反方向的公交站台,坐上了那辆开往乡镇的、车身印着“城乡客运”的陈旧中巴。
车窗外的风景从高楼大厦,逐渐变为低矮的平房与连绵的田野。
空气里,属于城市的汽车尾气与香水味,也被泥土的芬芳与青草的气息所取代。
刘宇靠在颠簸的座椅上,闭着眼,前世今生的画面在脑海中交替。
他心中没有与沈玥琳决裂的波澜,只有即将见到亲人的迫切与安宁。
一个多小时后,中巴车在镇上的汽车站停稳。
刘宇下车,脚踩在坚实的土地上,夏日的热风裹挟着尘土扑面而来,一切都熟悉得让他心头发酸。
他先是去了一家镇上最有名的糕点铺。
“老板,来一斤桃酥,要刚出炉的。”
“再称一斤马蹄烧饼。”
这分别是姥姥和奶奶最爱吃的点心,前者酥软,后者咸香。
付完钱,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镇上唯一的主干道上不紧不慢地走着。
路过两家鞋店时,他的脚步会刻意放慢,视线扫过橱窗里摆放的鞋子,以及门口挂着的“清仓大甩卖”的牌子。
一双杂牌的运动鞋,标价七八十,打完折也要五十块。
刘宇心中有了数。
接着,他走进一家小超市,用身上仅剩的一百块钱,花八十块买了两箱袋装牛奶。
包装很朴素,但配料表干净得只有“生牛乳”三个字。
剩下的路,需要坐摩的。
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骑着摩托车凑过来,热情地揽客。
“小兄弟,回村里不?十五块。”
刘宇记得,前世自己也是这个价格被拉回去的,当时还觉得不贵。
他摇了摇头,语气平淡。
“十块,走不走?”
司机愣了一下,打量着这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没想到他还会砍价。
“十块可拉不到,太远了。”
刘宇转身就走,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哎,等等!”
司机连忙喊住他。
“行行行,十块就十块,上来吧!”
摩托车在乡间的小路上突突地行驶着,刘宇抱着两箱牛奶,感受着风从耳边刮过。
他先到了爷爷奶奶家。
院门虚掩着,他推门进去,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葡萄架下摇着蒲扇的奶奶,和蹲在菜地里摆弄着番茄的爷爷。
“爷,奶,我回来了!”
听到他的声音,两位老人几乎是同时回过头。
奶奶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连忙放下扇子站起来。
“小宇回来啦!快,快进屋,外头热。”
爷爷也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悦。
“不是说在考驾照,怎么有空回来了?”
刘宇将牛奶和烧饼放在院里的石桌上。
“想你们了,就回来了。”
奶奶打开烧饼的油纸包,闻着香味,笑得合不拢嘴。
刘宇从口袋里摸出那包从班主任那里“顺”来的软中华,递给爷爷。
“爷,给你。”
爷爷接过烟,先是一愣,随即眉头就皱了起来。
“你这孩子,乱花钱!这烟多贵!”
他嘴上责怪着,手指却熟练地撕开了包装膜,抽出一根就要点上。
忽然,他动作一顿,把整盒烟倒过来抖了抖。
“怎么少了一根?”
爷爷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盯着刘宇。
“你学会抽烟了?”
刘宇心里发笑,脸上却一本正经。
“没,这是我们班主任的。”
“我没收了。”
爷爷奶奶都听懵了。
“你没收老师的烟?”
“嗯,我跟他说,‘班主任,你可别不识好歹’,抽烟对身体不好。”
刘宇把老张的原话活学活用。
爷爷愣在原地,举着那根烟,点也不是,不点也不是,最后被气笑了。
“你这臭小子!”
刘宇看着爷爷哭笑不得的样子,心里一片温暖。
他没再劝。
前世爷爷抽了一辈子烟,也活到了九十多岁,身体硬朗。
有些事,不必强求。
午后的时光,就在这小院里悠悠地流淌。
刘宇陪着奶奶择菜,听着爷爷讲那些他听了无数遍的村里旧事,心中是前所未有的踏实与满足。
下午两点,他告别了恋恋不舍的爷爷奶奶,提着一箱牛奶和桃酥,走向村子的另一头。
姥姥一个人住。
他到的时候,姥姥正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缝补衣服。
看到刘宇,她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姥,我来看你了。”
他把牛奶和桃酥递过去,扶着姥姥进屋。
“姥,等我上了大学,接到城里去住吧,我爸妈也好照顾你。”
姥姥摇了摇头,摸着他的手,满是褶皱的脸上带着慈祥的笑。
“不去,城里住不惯,还是咱这小院子自在。”
刘宇没有强求,他知道老人的固执。
晚上,姥姥说要给他做最爱吃的韭菜馅饼。
刘宇却抢过了围裙。
“姥,你歇着,今天我来做。”
姥姥看着他在灶台前忙碌的背影,嘴上说着“你哪会做这个”,眼眶却微微有些湿润。
吃过晚饭,刘宇陪着姥姥在村里散步消食。
夏夜的乡村,蛙声与虫鸣交织成一片,空气里满是清新的味道。
走到村口的大槐树下,一个蹲在地上抽着烟的瘦高身影站了起来。
“刘宇?”
刘宇看过去,是儿时的玩伴,秦康。
他初中就辍学了,脑子活,但不爱吃苦。
前世的秦康,去饭店当过学徒,嫌油烟大。进工厂打过螺丝,嫌太枯燥。南下闯荡了几年,最后还是回到了这个小村子。
回来后,他没再出去,靠着几亩地,养了几十只羊,农闲时打打零工,日子过得不富裕,却也悠闲自在。
用刘宇前世的眼光看,秦康就是最早的那批“新一代躺平族”。
低消费,低欲望,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自得其乐。
重生高考后,低分捡漏上名校小说(连载文)-刘宇陈青青无广告阅读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