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货美妆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收官,上海家化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随着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收官,2024年国货美妆行业格局迎来里程碑式突破——珀莱雅以107.78亿元营收首破百亿大关,成为首个跻身“百亿俱乐部”的本土美妆企业。与此同时,行业头部阵营加速洗牌,上美股份、巨子生物等品牌凭借差异化策略实现高增长,而上海家化、华熙生物等传统巨头则面临增长压力。

中国美容博览会上的珀莱雅展位 视觉中国供图

头部阵营珀莱雅营收一骑绝尘

2024年,珀莱雅以21.04%的营收增速蝉联榜首,其核心品牌贡献营收85.81亿元,占比近八成。公司通过“大单品策略”持续升级红宝石、源力等系列,并推出光学美白、净源控油等新品,天猫、抖音等平台销量稳居前列。此外,旗下彩妆品牌彩棠营收突破11.91亿元,同比增长近9倍,成为第二梯队领跑者。

上美股份则以67.93亿元营收跃居第二,同比增幅达62.1%。净利润更是同比大涨74%至8.03亿元,成为前十榜单中唯一一家营收利润均实现60%以上增长的企业,其排名也直接从2023年的第五名跃升至2024的第二名。其主品牌韩束凭借“套盒式打法”在抖音渠道实现爆发式增长,全年营收55.91亿元,同比增长80.9%,抖音平台GMV连续12个月霸榜美妆类目。此外,母婴品牌newpage一页营收增长146.3%至3.75亿元,成为新增长极。值得关注的是,上美股份创始人兼 CEO吕义雄在年初表示,今年上美将冲刺100亿元营收目标。

中坚力量巨子生物领跑重组胶原

巨子生物以55.4亿元营收位列第五,同比增长57.2%,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42.4%,毛利率达到82.10%。虽然整体营收不及珀莱雅、上美股份等企业,但净利润却是珀莱雅的1.3倍、上美股份的2.6倍、贝泰妮的4.1倍,“赚钱”能力突出。旗下可复美品牌营收达45.42亿元,同比增长超12倍,成为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绝对龙头。

贝泰妮以57.36亿元营收稳居第三,核心品牌薇诺娜贡献49.09亿元,市占率提升至20.7%。虽然贝泰妮的营收增速在头部企业中相对较低,但“专注敏感肌”的功效型护肤定位使其在细分赛道牢牢占据头部位置。同时,贝泰妮也在积极拓展产品线,公司通过并购悦江投资获得Za姬芮、泊美等品牌,并推出高端抗老品牌瑷科缦,2024年实现营收5992.21万元,同比大涨65.59%,展现出较强的增长潜力。

掉队者上海家化错失增长机遇

上海家化以56.79亿元营收跌至第四,同比减少14%,净利润亏损8.33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上海家化旗下拥有百雀羚、玉泽、六神等知名品牌,曾经在国内美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公司过度依赖传统线下渠道,线上渠道占比不足50%,导致在电商红利期错失增长机遇。其营收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下滑,与珀莱雅的差距逐渐拉大,至2024年两者业绩差距已达50亿元。新任CEO林小海提出“夯实平台电商、拓展新兴渠道”策略,但转型效果尚未显现。

近两年,随着“网红”成分加速迭代,行业格局发生变化,以成分优势抢占市场的国货美妆企业受到冲击,华熙生物便是其中之一。2024年,华熙生物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实现收入 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润百颜、夸迪等主力品牌表现疲软。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占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92%,作为占比最大的核心业务,却在所有板块中跌幅最大。为扭转颓势,华熙生物宣布将加大在重组胶原蛋白、合成生物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并推进出海战略。

行业趋势线上渠道是关键战场

国货美妆线上渠道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已成为品牌竞争的关键战场。数据显示,2024年,珀莱雅、上美股份、水羊股份、丸美生物、巨子生物、贝泰妮在线上渠道的营收占比超50%,其中,珀莱雅线上营收占比高达95.06%,线上渠道销售额突破百亿元。

上美股份旗下主力品牌韩束同样在短视频等线上平台成绩斐然。2024年韩束品牌营收为 55.91亿元,同比激增80.9%,线上渠道占比超九成,线上商品交易总额位居国货第二。目前,韩束抖音官方旗舰店粉丝超1100万,总销量超3000万件,售价399元的红蛮腰礼盒销量达669万件。上美股份2024年来自线上的收入达61.5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0.5%。

丸美生物在2024年同样高度倚重线上渠道,且收获了亮眼成绩。当年,丸美生物线上渠道营业收入达到25.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77%,线上收入占比高达85.61%。旗下丸美品牌在天猫平台表现突出,丸美天猫旗舰店商品交易总额销售额同比增长28%,丸美自播实现商品交易总额销售额同比增长54%,丸美达播实现商品交易总额销售额同比增长82%。

此外,贝泰妮线上渠道占比进一步提升至近七成,线上收入同比提升10.13%。上海家化近年来也在持续推进线上化转型,2024年线上业务占比提升至45%,今年一季度线上业务收入实现同比10.4%的增长,线上业务收入占比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当线上渠道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头部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加码,华熙生物、贝泰妮、逸仙电商三家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均超过3%。其中,华熙生物以4.66亿元的研发投入、8.68%的总营收占比,成为“最舍得投入研发”的企业;贝泰妮的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同样高达5.14%;上美股份则是研发费用增速最快的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达1.8亿元,同比增长43%。

“国货美妆已进入‘科技+品牌’双轮驱动阶段。”美妆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单一品牌依赖症仍是行业痛点,珀莱雅、上美股份、贝泰妮、丸美生物等企业通过多品牌矩阵降低风险,而华熙生物、上海家化等需在组织机制、渠道布局上加速创新。

随着珀莱雅率先破百亿,上美股份、巨子生物等企业均提出2025年冲刺百亿目标。行业预测,未来三年国货美妆市场将诞生3-5家百亿级企业,而重组胶原蛋白、男士护肤、纯净美妆等细分赛道将成为新战场。

一季度美妆龙头业绩分化

今年第一季度,珀莱雅营业收入为23.59亿元,同比增长8.13%;这表明珀莱雅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持续稳定,市场拓展和销售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与美妆行业平均增速5%-10%相比,公司处于较为不错的水平。公司净利润显著增长,达到3.90亿元,同比增长28.87%。

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珀莱雅表现得十分有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华熙生物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下降20.77%,净利润同比下滑58.13%;上海家化第一季度营收17.04亿元,同比下滑10.59%,净利润同比下滑15.25%。(钟和)

文|记者 汪海晏

相关文章

  • 仲景食品业绩止步不前营收降2.5% 拟出售土地厂房资产账面原值5501万

    长江商报消息 视觉中国图●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目前,仲景食品(300908.SZ)业绩停滞不前,公司拟出售资产,提升运营效率。8月18日晚间,仲景食品公告显示,鉴于野生蓝莓供应环境的变化,公司拟对外出售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等资产,账面原值合计5500.96万元。长江商报记者发现,目前,

    2025-08-20 09:22:00
    0
  • 坚持到底,歌尔微港股冲刺谁在吃肉?

    文|《投资者网》 吴微近日,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歌尔微")又向港股提交招股书了,其IPO之路可谓一波三折。这家从歌尔股份(002241.SZ)分拆出的MEMS传感器制造商,早在2022年10月就成功通过了创业板上市委的审核,但公司却在过会后迟迟未能取得注册批文,最终于2024年5月主动撤回

    2025-08-19 14:46:00
    0
  • 设备销售收入下降,财务费用暴增,盛弘股份上半年营、利“双减”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8月18日晚间,盛弘股份(300693)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营业收入为13.62亿元,同比减少4.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亿元,同比减少12.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减少12.70%。在半年

    2025-08-19 11:43:00
    0
  • 体检江湖恩怨录

    文 | 巨潮WAVE,作者 | 老鱼儿,编辑 | 杨旭然很显然,作为中国体检行业元老级人物,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的张黎刚,给公众做了一次并不太成功的“消费教育”。在张黎刚在回应媒体提出的“体检到底有没有用”这样的问题时表示:当你指望说,一个几百块钱的体检能帮你什么病都查出来,而要查单一的病

    2025-08-18 18:57:00
    0
  • 市值900亿元,90后老总给员工“撒钱”引热议,这个巨头要“单挑”大疆?上市2个月股价暴涨370%

    每经记者:王晶 每经编辑:段炼,张海妮近日,一段影石创新(688775.SH,股价224.42元,市值899.92亿元,以下也称影石)“90后”创始人刘靖康给员工撒钱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迅速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是“资本家的土味炫富”,也有人质疑该企业的企业文化。8月15日晚间,影石内部人士向《每日经

    2025-08-17 00:10: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