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展出,免费开放至6月10日!

日前,“砚国明珠——上饶市博物馆藏宋代砚山制砚作坊遗址文物展”,在桂林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汇聚了上饶市博物馆与婺源博物馆珍藏的宋代砚山制砚作坊遗址出土文物100余件,全方位展现了宋代砚台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房雅器之旅。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6月10日。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砚台雕刻技艺(吴尔丹 摄)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发源地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砚山(又名龙尾山),原名龙尾砚,因婺源历史上曾归歙州管辖,故又称歙砚、婺源砚。歙砚始于唐,显于南唐,盛于宋。南唐后主李煜盛赞“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砚三者为天下冠,当时贵之”;宋代苏轼、黄庭坚和蔡襄等众多名家也不惜笔墨对歙砚赋诗赞誉。

观众现场参观(吴尔丹 摄)

砚,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凝聚着古代匠人的智慧与匠心。宋代是中国砚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砚山制砚作坊遗址作为宋代砚台制作的重要见证,出土的文物不仅工艺精湛,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此次展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宋代制砚工艺、文人雅趣和社会风貌的窗口,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参展文物

2006年5月20日,歙砚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传承了千年的文化瑰宝在当代匠人手中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在展览现场,歙砚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锦华、方炎保进行了砚台雕刻展示,向现场观众展示了精湛的雕刻技艺。

参展文物

来源丨记者梁亮 通讯员田甜 宾妮

来源: 桂林晚报

相关文章

  • 昭彰“文明密码” 展现“多元一体” ——“西夏陵”成功申遗综述

    这是位于宁夏银川的西夏陵博物馆,远处是西夏帝陵和陵塔(2024年10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2024年11月26日在宁夏博物馆拍摄的鎏金铜牛。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2025年7月9日在宁夏银川西夏陵博物馆拍摄的迦陵频伽。 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新华社记者 刘紫凌 艾福梅

    2025-07-13 05:03:00
    0
  • 从战友到老友:中美共同守护飞虎队的航迹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桂林7月5日电 盛夏时节,走进广西桂林飞虎队遗址公园,一座汉白玉大理石群雕矗立在纪念馆中央。群雕中,呈现了桂林喀斯特地貌、P-40战机、美国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等8位抗战将士,还有修建机场时使用的石碾子,再现了80多年前美国飞虎队与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情景。飞虎队是人们对抗日

    2025-07-07 09:45:00
    0
  • 精技逐梦,班组争先!金山吕巷镇举办“一分钟”劳动竞赛进车间系列赛

    【来源:劳动观察】日前,2025年吕巷镇“一分钟”技能挑战赛第二站在上海尔华杰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火热开赛。来自企业各生产班组的20余名技术能手同台竞技,以精准与速度展现一线工人的匠心风采,在方寸之间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精湛技艺。螺栓组装是机械装配的基础技能,更是效率与质量的综合考验。参赛选手们被要

    2025-07-06 17:48:00
    0
  • 张掖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

    6月14日,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张掖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在民乐县六坝镇启动。活动在极具张掖地域特色的非遗巡游中精彩开场。民乐舞狮灵动矫健,狮头随着鼓点上下翻飞,尽显威风凛凛之态;四家武术表演者动作刚劲有力,一招一式虎虎生风,将传统武术的精气神展现

    2025-06-17 11:03:00
    0
  • 以丝为墨,以针作笔!苏绣里的中式美学超惊艳

    苏绣起源于苏州,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苏绣大师卢福英用40多年时间,不断创新技艺让苏绣生生不息。致敬了不起的传承人!

    2025-06-14 16:50: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