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富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内,技术人员正仔细检测着一池碧水中的各项指标,水面上不时有鱼儿跃动——这是我市首次引进“大口黑鲈”(又称加州鲈)开展陆基循环水养殖试验的现场。经过3个多月的科学培育,试验已取得初步成效。

记者在试验现场看到,数个圆形养殖桶有序排列,构成一套完整的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技术人员李琪瑞一边记录数据一边介绍:“我们会定期检测鲈鱼尺寸、重量及鱼池水温、pH值、溶解氧等水质指标。这套系统能高效循环用水,非常适合乌海这样水资源紧缺的地区。”


据了解,“大口黑鲈”原产美国加州,具有生长迅速、抗病力强、适温性广、肉质鲜美等特点,在我国南方多有养殖,北方近年才开始引进。此次试验采用的是“陆基循环水”养殖新技术,该技术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净化等环节构建封闭循环水系统,可实现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达到节约用水目的。

富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牛尚海说:“我们非常看好这套养殖技术,它的优点在于不依赖自然水域,污染少、效益高,推广后能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本次试验占地1亩,共投放鱼苗4300尾。截至8月底,首批鲈鱼体长平均增加5至8公分,增重50至100克,长势良好。
“从目前数据看,鱼的适应情况很不错,水质控制也比较稳定。”市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安晓娟表示,他们将持续跟踪鲈鱼的生长情况,进一步优化陆基循环水养殖技术参数,做好病害防控等工作。待试验成熟后,及时总结养殖经验,评估市场效益,若条件适宜,将逐步向本地养殖户推广该品种及养殖技术,推动本地农业向高效、节水、高附加值方向转型,为农户拓展新的增收途径。
来源:乌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