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华慈善日”(9月5日)前夕,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参与活动。25名社区儿童走进辖区商企一线,围绕“儿童参与商企慈善互动”开展调研、提案与创意实践,用童真视角为社区慈善文化注入新动能。

此次活动是南联社区“党建引领·未爱童行”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之一,由龙岗街道公服办指导,南联社区党委主办,青睐青少年服务发展中心承办,龙岗街道未保站支持。本次活动以“未爱有声·童企同行”为主题,通过“认知—实践—创意—展示”四阶模式,引导儿童深度参与社区治理与公益传播,推动慈善文化向社区延伸、向家庭渗透。
在首场“童知商企”培力行动中,专业导师通过案例教学与互动游戏,帮助孩子们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与社区慈善的关系,学习如何表达观点、提出建议,初步建立“儿童也是慈善参与者”的主体意识。帮助儿童掌握儿童议事员的责任与需要具备的能力,理解儿童参与社区商企事务的价值等。
孩子们走进锦泰城、摩尔城、罗瑞合市场等商业场所,开展实地调研。他们化身“慈善观察员”,观察商企在儿童友好、公益服务、环境设计等方面的现状,并主动与商户沟通,提出将慈善元素融入商业空间的创新建议。

在锦泰城商场、牙福口腔医院和银国律师事务所,孩子们仔细观察,用画笔和文字记录儿童能参与的商企服务设计;在罗瑞合美食街他们主动在商户前询问“街区是否有更童趣的艺术街景?”这些源于儿童真实生活体验的建议,既具有可行性,又充满温度,展现了未成年人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独特洞察力与参与热情。
为让慈善构想具象化,活动特别设置“童企共创”环节。孩子们利用卡纸、积木、颜料等材料,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体模型与可视化作品。

“彩虹慈善驿站”模型,集图书共享、小额募捐、儿童休息于一体,倡导商企提供公益空间支持;“善行盲盒”文创产品则融合社区地标与商企IP,将商企的卡通元素绘制成立体徽章盲盒;南联社区商企善集章打卡册将商家的特色融入进来,荣光“善行挑战”任务鼓励儿童和家庭共同参与。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儿童的创造力,更构建起“儿童—家庭—商企”三方联动的公益参与闭环。
“这是我们的街区艺术设计方案,希望社区的叔叔阿姨们能采纳!”在“童企同行”成果展示活动上,孩子们轮流上台,自信勇敢地展示实体模型与提案:从艺术街区彩色休息椅的位置标注,到童企联名文创的设计理念,再到商业街区打卡集章活动的流程规划,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童真与巧思。

在2025年“中华慈善日”前夕,南联社区以儿童社区参与为载体,积极推动“慈善文化进社区、进家庭”。未来,街道未保站将与南联社区一起持续深化“童企共建”模式,拓展儿童参与边界,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未成年人公益参与样板,为建设儿童友好型、慈善友好型社区进行有效行动。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颜鹏 通讯员 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