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简牍博物馆:如何让冷门不冷、绝学有继?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4月8日电 题:长沙简牍博物馆:如何让冷门不冷、绝学有继?

新华社记者张格、戴斌

【博物馆故事】

约18年前,它作为国内首座以简牍为专题的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彼时,简牍还被视为“冷门绝学”,参观者寥寥。

时光流转,“冷门”变“热门”。2024年,长沙简牍博物馆接待观众近百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橱窗里,一枚枚经过精心清洗、脱色、脱水等修复和保护流程的简牍,向观众娓娓讲述西汉、东汉、三国等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三国时期的“户口本”登记了哪些内容?1700多年前的官员是如何调查贪腐案的?孙吴时期普通老百姓的生存境遇如何?……博物馆馆藏的10余万枚三国孙吴纪年简牍,让人们穿越千年,一窥古时人间烟火。

简牍,纸张发明前中国古人最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之一,细长形为“简”,宽、厚者为“牍”。内容包括官方文书、私人信件、书籍抄件等。经由专家的发掘和保护,人们透过简牍所记载的赋税、户籍、法律、屯田、书信等信息,能够“看见”真实而丰盈的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迄今共出土简牍超过30万枚。其中长沙累计出土简牍数量占全国出土简牍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出土简牍最多的城市。

冷门何以不冷、绝学如何有继?日前,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马代忠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对话馆长】

记者:长沙简牍博物馆的主要藏品有哪些?

马代忠:长沙地区出土的简牍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我馆主要藏品为1996年在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走马楼发现的三国孙吴纪年简牍、1997年五一广场九如斋出土的东汉简牍、2003年走马楼出土的西汉简牍,以及西汉长沙国王后“渔阳”墓出土的简牍、金玉器、木漆器等文物。馆藏简牍总数超10万件,一级文物达1236件。

其中,走马楼发现的三国吴简数量达十余万枚,是我国历年出土简牍数量最多的,其中已知的有字简为7万余枚。这些沉睡千年的文字以长沙郡临湘县(今长沙)的政府文书为主,许多是不被正史记载的,如当时户籍管理、赋税缴纳、司法案件、市场交易、百姓生活等众多内容,属于“百科全书”式的呈现。

透过这些简牍,我们看见更加清晰、鲜活的三国长沙,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认识。

观众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记者:阔别十年后重返博物馆并担任馆长,您感受到哪些变化?

马代忠:我很高兴看到承载厚重历史文化记忆的简牍,从早期的无人知、无人问,逐渐成为学界的热门显学,也受到越来越多普通观众的关注。

我们的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完成了走马楼吴简的科技保护与整理,并已出版系列专著11卷33册;建立数字化保护标准流程,完成2620件文物建档、6006枚简牍红外扫描,实现文物保护从经验型向科学化跨越;在不断升级的科技手段加持下,新筛选出4000多枚有字简,还原了曾经肉眼不可见的字迹……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各级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是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是保护、整理、研究人员在冷板凳上日复一日的坚守。

记者:与青铜器、金银器等文物相比,简牍的外观普通、内容晦涩,对于普通观众吸引力不足。如何让更多人愿意走近简牍?

马代忠:的确,简牍不同于其他文物,它需要借助出色的叙事手法,以故事性、情节化呈现内容,才能让观众更好接受。

近年来,我馆不断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如研发AR社教绘本《吴简的世界》,让简牍以数字化方式触达受众;推出各类社教活动,邀请大家体验制作简牍、担任讲解员;推出“书简游长沙”文博主题游,以Citywalk的方式串联起长沙五一广场等简牍出土地……

但我们深知做得还远远不够。面对海量的研究成果,如何归纳、总结,以更具创新性、互动性的方式讲述好简牍故事,是我们接下来的最大课题。

我们希望前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不仅透过展柜看见简牍的模样,也能与古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祖先产生共情,为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萌生自豪感。

观众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张格 摄

记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代表团提交了关于在湖南建立“中国简牍中心”的建议。您如何看待这一建议?

马代忠:这一建议受到国内简帛学界广泛关注,体现了湖南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主动担当与作为。

湖南出土简牍数量巨大,且时代序列完整、内容丰富。多年来,我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文博机构,在保护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整合全市简牍资源,与省内外文博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建立简牍资源数据库,进一步提升简牍的影响力。

目前我们正推进博物馆整体提质改造,馆内基本陈列也将迎来全面升级。2026年是走马楼吴简发现30周年,我们计划届时推出精品陈列展,以更生动的叙事手法呈现历年来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联动附近的天心阁、白沙古井等长沙历史地标,打造“简牍文化片区”,通过“文化+旅游”“文化+科技”,让简牍上的文字活起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村超”二维码实名预约系统正式启用!

    广大游客、球迷、观众:为给大家提供更加安全、有序、舒适的观赛环境,提升观赛体验,经贵州村超组委会研究同意,在“7.26”村超赛事重启期间将正式启用村超二维码预约系统,全面实施实名验证入场。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预约对象广大游客、球迷、观众,村超赛事演员、志愿者、啦啦队员。二、预约时间预约时间:7

    2025-07-25 11:56:00
    0
  • 九年制公办!广州南站片区引入湖师大附中教育资源

    7月23日,番禺区又迎重大教育利好,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番禺实验学校(暂定名)正式签约落子万科檐屿城。该学校为番禺区政府引进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管理办学,规划为九年制共36个班级,预计2027年9月份开学。签约当天,学校奠基仪式同步进行。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石壁街道办事处、湖南师范大

    2025-07-23 16:08:00
    0
  • 抗战馆主题展览观众突破10万人次

    本报讯(记者 崔毅飞)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了解到,截至7月19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观展人数已经突破10万人次。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安排,“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

    2025-07-21 07:36:00
    0
  • 【视频】探索人工智能,感悟革命精神,感受非遗文化!苏澳大学生苏州体验之旅精彩纷呈

    聆听人工智能专题讲座,参观苏州革命博物馆,探访苏州丝绸博物馆……7月19日,“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2025澳门大学生江苏实习实践计划的30余名苏澳大学生,在苏州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探索体验之旅。未来已来!探索人工智能旧事与变革当天上午,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智能学院高级工程师、前IBM中国开发中⼼新兴

    2025-07-20 15:41:00
    0
  • 助推产销融通 湖南粮油组团参加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

    红网时刻新闻7月13日讯(记者 李偲)7月12日,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辽宁沈阳开幕。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精心组织,率领全省80多家粮油加工、粮机装备企业及脱贫地区特色粮油企业参与。湖南精品粮油展区。400平方米的湖南精品粮油展区,种类丰富、特色鲜明,热闹非凡,以“洞庭香米”“湖南菜籽油”等四大

    2025-07-13 12:5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