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新征程,奋进谱华章:西乌旗文体旅游广电半年工作盘点

      2025 年上半年,在旗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乌旗文体旅游广电局统筹全局力量,协同局属二级单位(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乌兰牧骑、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全民健身中心、文物保护中心),聚焦文体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精准施策、协同发力,为全旗文体旅游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99号公路起点,占地面积

    2025-08-19 10:02:00
    0
  • 暑期长沙旅游“热力值”持续飙升,特色产品和系列活动,丰富游客在长沙的体验感

    这个暑期,长沙旅游“热力值”持续飙升。数据显示,长沙上榜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稳居全国热门出行目的地前十,多家星级酒店、精品民宿通过特色产品和系列活动,丰富游客在长沙的体验感。记者梁瑞报道:炎炎夏日,长沙游客量持续攀升。位于五一商圈的一家豪华连锁酒店针对江浙沪、大湾区等主要客源地群体做好亲子客群的接

    2025-08-16 19:33:00
    0
  • 年中经济观察丨用山水画卷打开大国重器 这幅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市场表现可圈可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目前,2025年暑期出游高峰期已经到来。年中经济观察,我们首先就来关注暑期消费市场。在国内36条“水上黄金旅游线”中,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两坝一峡”旅游航线是热门线路之一。“两坝一峡”涵盖76公里长江岸线,融山水湖坝为一体,汇集了西

    2025-07-20 19:13:00
    0
  • 平顶山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王民峰7月11日,平顶山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李明俊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明新、市政协主席黄庚倜出席。陈向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要求进一步加强历史文

    2025-07-14 08:23:00
    0
  • 文化和旅游部汛期、暑期出游提示

    来源:文旅之声 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同时迎来暑期旅游高峰,极端天气多发,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风险加大。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广大游客密切关注旅游安全:一、关注气象信息。进入汛期,出游前密切关注目的地及沿途天气状况,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合理规划、及时调整行程安排。不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

    2025-07-09 17:10:00
    0
  • 选择旅居养老产品须谨慎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一批检察机关打击非法集资犯罪典型案例,揭示非法集资的犯罪手段和风险危害,引导社会公众增强防范意识。其中一起案例显示,不法分子打着“养老金融”旗号,以提供养老公寓、旅居基地为噱头进行非法集资,金额超50亿元,应引起消费者警觉。随着银发经济蓬勃发展,旅居养老作为一种养老新方式,满足

    2025-07-03 07:10:00
    0
  • “广西之夜”2025中国广西文化旅游推介会在泰国曼谷举行

    人民网曼谷7月28日电 (记者孙广勇)6月27日,“广西之夜”2025中国广西文化旅游推介会在泰国曼谷举行。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胡帆、泰国旅游与体育部副部长贾卡蓬·当素提坦出席推介会并致辞。来自中泰两国的文化、旅游、航空、媒体等各界嘉宾共11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胡帆在致辞中表示,广西是中

    2025-06-29 11:39:00
    0
  • 大连规范暑期旅游市场经营行为

    暑期旅游旺季即将来临,为保护广大旅游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助力“大连服务”品牌全面提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6月26日,大连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发布提示函,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经营行为。 要持照亮证经营,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旅行社名称、悬挂《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2025-06-27 11:48:00
    0
  • 《山西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发布,增收减负+优化环境,激活市场潜力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既关系着经济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6月25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深入解读《山西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据悉,该《实施方案》

    2025-06-26 07:12:00
    0
  • 突袭!25名中国人持旅游签在泰国非法放贷被捕!

    电脑、中文账册、信号放大器,还有一群忙碌的“游客”——这不是一家初创公司,而是泰国警方在芭提雅豪宅突袭中发现的非法放贷窝点。25名中国人,全部持旅游签证入境,无一持工签,甚至有人滞留超5年。他们的“工作”,不是旅行拍照打卡,而是为境外客户放贷、收息,在法律边缘打着擦边球。突袭!25名中国人持旅游签在

    2025-06-19 08:57: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