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 | 马来西亚伉俪记录南侨机工历史:和平的路要用记忆铺就

中新社吉隆坡6月5日电 题:马来西亚伉俪记录南侨机工历史:和平的路要用记忆铺就

作者 张丹 孙晨慧 郭靖宇 赵文刚

“和平的路,要用记忆铺就。”

曾是华校教师的卢观英在她正抓紧撰写的《亲情呼唤》书稿上写下这句话。作为“南侨机工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这本书计划于今年出版。

77岁的卢观英近日在吉隆坡接受中新社专访,向记者讲述她与丈夫刘道南十几年间跨越山海,抢救和守护南侨机工抗战史料与人生故事的曲折经历。

2007年,卢观英与当过记者的刘道南均已退休。在翻阅史料时,他们发现一段尘封的历史:1939年至1942年,约3200名南洋华侨机工放弃安稳生活,冒着日军轰炸,驾驶卡车在滇缅公路为中国抗战运输战略物资。其中,有逾千名年轻人为此献出生命;到1946年,约有1100名南侨机工复员回到南洋侨居地,另有约千名机工则已在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成家、定居。

2011年7月5日,卢观英与刘道南在“抗战生命线”二十四道拐前留影。 (受访者供图)

这样一段珍贵的历史,在输送南侨机工最多的马来西亚却几近湮没。卢观英和刘道南当即决定用余生寻访和记录这些不该被遗忘的集体记忆。

当时,许多南侨机工已离世,“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卢观英说,她与刘道南驱车踏遍马来西亚全境,还远赴中国、缅甸、泰国等地寻访机工足迹。刘道南还在报纸刊登寻人启事,与机工及其后人取得联系后逐一拜访。

“吃过很多闭门羹,或者扑空或者找错人。”但令人欣慰的是,他们采访到7位年逾九十的南侨机工、90余位机工后人,记录下近百位南侨机工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

2014年4月24日,卢观英和刘道南夫妇在昆明访问机工罗开瑚(中)并合影留念。 (受访者供图)

为了还原历史细节,两人多次重走滇缅公路。卢观英说,当他们驱车驶上九曲十八弯的弹石路,一边是高耸的峭壁,一边是悬崖下奔腾的怒江,感觉“每一下颠簸都仿佛在追问,当年机工们握方向盘的手究竟需要多稳?”

寻访中,最让夫妇动容的是跨越时空的“重逢”。卢观英指着一张照片上坐轮椅的老人说:“这是槟城南侨机工陈振美的儿子陈益良。”陈振美牺牲时,陈益良尚未出生。经卢观英夫妇耐心介绍历史、多加劝慰,一直对父亲心怀怨怼的陈益良终于释然,不仅代替父亲受领表彰,而且表示“他不是不爱我,而是更爱千万人的家”。

这样的“重逢”与谅解,卢观英和刘道南促成了十余次,“那一刻,历史的碎片终于拼合”。

近年来,随着中国学者频赴马来西亚搜寻南侨机工史料,卢观英夫妇更加坚定了守护这段历史的决心。

搜寻路虽苦,却藏着独特的浪漫。急性子的刘道南总是催促妻子:“快整理稿件!”“快出发寻访!”卢观英笑称:“他是赶考书生,我是研墨书童。”指着泛黄的手稿与照片,卢观英说那里面全是她与丈夫抢救历史的时光。

他们坚持不懈的寻访,也逐渐从“孤勇者”之旅发展成“漫天星河”般众擎易举。2016年,他们组织28名南侨机工后人重走滇缅公路,当年逾八十的南侨机工后人颤巍巍抚摸惠通桥,年轻的孙辈用手机录下怒江涛声时,刘道南对妻子说:“这条路,我们没白走。”

近日,卢观英在吉隆坡陈嘉庚纪念馆接受中新社采访。 郭靖宇 摄

2019年,刘道南病逝,“南侨机工三部曲”成了他未竞的心愿。

丈夫走后,卢观英没有一天懈怠。《搜研路上——马来西亚南侨机工历史纪录》于2022年出版;两年后,记录90余位南侨机工故事的《卫国凌云:南侨机工二战证言》问世。在《亲情呼唤》创作期间,卢观英常到雪兰莪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殉难纪念碑前伫立,望向北方——远在千里之外昆明、畹町的南侨机工纪念碑,正与之遥相守望。(完)

相关文章

  • 社区设立“养生角”,健康服务送上门

    9月5日上午,由安徽日报教育培训中心、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龚湾社区党委、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联合主办的“养生文化角”揭牌仪式暨健康养生主题活动,在庐阳区杨梅驿党群服务站举行。此次活动以“社区添活力、健康伴邻里”为主题,通过实际操作教学、专家讲座、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居民在近距离感受养生文

    2025-09-08 17:06:00
    0
  • 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四天六唱

    本报讯(记者高倩)“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灯火灿烂的中国梦,灯火荡漾着心中的歌……”昨晚,在演绎了多达30首作品后,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的艺术家们迎着热烈喝彩,以一曲改编的《灯火里的中国》作为返场,把这个被歌舞彻底点燃的夜晚再度推向高潮。大阅兵的“后劲”尚在,于此纪念中国人

    2025-09-06 09:57:00
    0
  • 春风走马千年道 童笔生花一巷新

    晨光漫过邯郸道南城门青灰色的砖檐,轻柔洒在邯郸新闻传媒中心小记者们的红马甲上。孩子们胸前挂着小记者证,仰头专注聆听老师讲述古街故事——这里,是李白笔下“醉骑白花马,西走邯郸城”的繁华地,是岑参诗中“驱马邯郸道”的交通要冲,更承载着杜甫“设备邯郸道,和亲逻些城”的悠远历史记忆。图为小记者史亚飞(右)讲

    2025-09-01 14:08:00
    0
  • 中上协:上半年A股公司营收35.01万亿 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截至8月31日,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全市场”)共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第二季度营收18.11万亿元,同比增长0.43%,环比增长7.15%。上半年

    2025-09-01 08:32:00
    0
  • 韩国明星玉珠铉:音乐剧的魅力在于“共享一个瞬间”

    8月29日晚7点半,韩国音乐剧演员玉珠铉受戏剧厂牌“一台好戏”邀请,作为“中国原创剧目跨境文化交流平台交流大使”,站上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面对150位观众,她坦诚分享二十年舞台生涯的沉淀与思考。玉珠铉作为交流大使来沪见面会开始前两小时,文化广场的剧场内已亮起工作灯,正在试麦的玉珠铉唱起音乐剧《瑞贝卡

    2025-09-01 05:32: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