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人员对车辆进行检查。
自6月昆明长虫山生态公园森林防火期管制解除以来,许多市民登山观景,来往游客络绎不绝。针对市民反映的长虫山生态公园周边存在非法营运乱象的问题,昆明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下简称“市交通执法支队”)迅速行动,加大与交管、城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采取“白天+夜晚”模式,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乱象,筑牢群众出行安全防线。
重拳出击 “白天+夜晚”严格执法
8月8日10时许,记者在长虫山生态公园入口看到,现场设有卡点对进山车辆进行检查和拦截。卡点旁设置了写有“此路段危险,禁止一切无关车辆进入”“因道路改造,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内容的警示牌。
卡点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此24小时值守,除由五华区红云街道提供的进山生产劳作的部分车辆外,禁止其他无关车辆进山。但是,有不少小路可以进山,非法营运车辆正是从其他入口驶入。
据了解,自7月以来,市交通执法支队五华大队联合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一大队、五华区交通运输局等开展交通综合整治工作,禁止非施工车辆进入长虫山生态公园,并清理摆摊设点车辆,确保道路畅通。
记者在离摆渡车终点站不远处看到,几名市交通执法支队的执法人员正拦截下山车辆进行检查,并向过往人员发放宣传册。
“7月以来,我们建立包保机制,采取‘错时执法+联合执法’的模式,联合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一大队、五华区交通运输局、红云派出所等协同发力,每周开展3次以上突击整治,其中包括2次夜间整治和1次周末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乱象。”市交通执法支队五华大队负责人介绍,执法人员在市民上下山的高峰时段,加密重点路段巡查频次,对道路两侧小树林等隐蔽区域展开地毯式排查,清理藏匿的非法营运车辆。同时,在巡查中同步受理投诉举报,快速响应处置非法营运车辆揽客问题,通过“动态巡查+隐蔽排查+及时处置”模式,精准打击长虫山生态公园周边非法营运行为。截至7月7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2人次,排查疑似非法营运车辆30余辆,查处非法营运案件3起,配合公安部门对1名冲卡阻碍执法驾驶员实施行政拘留,打击非法营运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市交通执法支队五华大队还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在沿线设置交通安全警示标牌15处,发放宣传手册200余份,进一步增强市民安全出行意识。同时,建立“执法+街道+企业”联防机制,配合多个部门对长虫山生态公园摆摊人员开展宣传教育,形成全链条宣传治理格局。
疏堵结合 开通摆渡车专线
8日,记者看到,沿途设有长虫山生态公园摆渡车候车点,由昆明公交集团工作人员引导游客乘摆渡车上山。
“摆渡车每天9时开始营运,到次日凌晨1时结束。一般情况下,上午有3辆车往返营运,下午有5辆车往返营运。”昆明公交集团北部营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公司还实时调配车辆,在人流量变大时增加营运车辆。
为满足市民和游客的登山需求,市交通执法支队五华大队提前谋划,主动对接五华区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一大队等部门,以“阳光工程、阳光惠民”理念为指引,协调昆明公交集团北部营运公司开通长虫山摆渡专线。长虫山摆渡专线于7月5日正式开通,投放15辆7座商务车,沿途设3个站点,分别为北市区公交车场、泉溪路半山七哩溪、长虫山生态公园停车场,实行12元、10元、6元阶梯票价,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服务。
针对部分市民反映的摆渡车终点站位于山腰、公共交通未覆盖全山的问题,昆明公交集团北部营运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说明:“目前,摆渡车终点往上的区域道路崎岖、路面坑洼且狭窄,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具备开通摆渡车的条件。待上述区域路况好转之后,公司将开通剩余未覆盖部分路途的摆渡车。”
“今后,我们将完善联勤联动机制,严格落实‘交通执法+公安交管+街道网格’联勤联动机制,联合多部门坚决整治非法营运行为。”市交通执法支队五华大队负责人表示。他倡议广大市民和游客自觉抵制、拒绝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昆明日报 记者王绍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