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经济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一系列组合拳加强对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领域的投入,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收支运行总体平稳

从预算执行情况看,今年以来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

“今年上半年,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支出结构持续优化,为经济运行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各类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加快,有效带动投资扩大、消费潜力释放。”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表示。

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6977亿元,增长1.6%。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分别增长1.3%、1.3%、2%、5.7%。31个省份中,27个省份实现增长。

在上半年财政收入中,各地呈现出一系列亮点。比如,北京全市经济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在此带动下,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71.2亿元,增长2.6%。其中,增值税完成1023.2亿元,增长2.1%,主要由互联网批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重点企业业务量增长带动。企业所得税完成1022.9亿元,增长10%,主要由信息、科技等行业经营效益较好、利润增长带动。此外,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2.2亿元,增长16.4%;甘肃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3.8亿元,增长4.1%,财政收入增长较为突出。

财政支出方面,加大强度、优化结构。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

“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与同期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支撑作用密不可分,财政、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正在不断强化,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主要税种增长平稳。上半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增长情况呈现出区域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的协调发展趋势。”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说。

加力扩投资提消费

“国补”在今年频频上热搜。最新消息显示,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政府债券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稳增长、扩投资、补短板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保障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今年国债发行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国债发行平稳顺利,发行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统计显示,上半年共发行国债7.88万亿元,同比增加20547亿元,增长35.28%。特别国债发行进展顺利,上半年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550亿元,较去年同期进度加快18个百分点。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今年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财政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释放消费潜能,推动相关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财政部经建司副司长吴盖说。

统计显示,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汽车、家电、家装、手机等商品销售额1.6万亿元,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

“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引导地方提升消费环境,优化消费供给。”吴盖说,一方面,支持部分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更多消费新热点;另一方面,支持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部分重点消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城市建设,提升消费便利度和体验感。

地方政府债券方面,发行使用进度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2.6万亿元,支持地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由原来的17个行业扩大至22个,今年上半年,各地发行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

“财政支出聚焦扩大投资、提振消费与强化民生保障。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等方式加大支出强度,带动投资引导有效需求,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同时,持续加强对科学技术、教育、节能环保、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等重点领域的支出,有效提振消费,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加大对于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卫生健康等民生保障的支出,切实托底群众基本生活。”李旭红说。

更多资金投资于人

近期,免费学前教育、育儿补贴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民生举措频频出台,受到社会高度关注与点赞。其中,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的大班儿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大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这一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中央财政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对地方予以补助。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15亿元,同口径增长8.4%。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9.8%,下达进度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在地方财力保障上增强度,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2.7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5%,加大对地方财力的支持。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大幅减轻地方还本付息压力,腾出更多资源用于保民生、促发展。”李大伟说。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强调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这一部署明确了下半年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取向,即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与稳定性的同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作出灵活调整。展望2025年下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通过保障一定的支出强度,在消费、投资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效应,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李旭红说。

白彦锋分析,下半年随着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两重”“两新”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延续。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加快预算支出、政府债券资金的落实到位进度,不断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支撑、带动、放大作用,为‘十四五’平稳收官与‘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扎实的基础。”白彦锋说。(记者 曾金华)

相关文章

  •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经济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一系列组合拳加强对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领域的投入,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收支运行总体平稳从预算执行情况看,今年以来财政收支运

    2025-08-12 11:10:00
    0
  • 第十五届漫博会闭幕:近10万人参会,意向合作金额破15亿元

    在热情似火的八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在东莞石排“中国潮玩之都・漫博中心”圆满落下帷幕。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600多家企业机构参展参会,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个影视动漫IP齐聚一堂。为期四天的展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吸引近10万人在漫博中心观展参会(其中专业观众超2万人),另有超4

    2025-08-12 00:07:00
    0
  • 2024年个税汇算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人数达1.19亿人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7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个税汇算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人数达1.19亿人,较2020年初次汇算增长55%,减税金额增长156.5%,由2020年的1160亿元增加到今年近3000亿元。来源:新华社流程编辑:U022

    2025-07-28 10:30:00
    0
  • 上半年河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超七成

    上半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超七成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3.5个百分点河北日报讯(苑立立、高一然)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落地见效,全省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显著增强。上半年,河北省民营企业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132.1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3.4%,贸易规模、占比

    2025-07-27 08:00:00
    0
  • 财经观察:拉紧经贸纽带 提振企业信心

    近日,我国外贸上半年成绩单发布。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外贸保持较强韧性,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面对单边主

    2025-07-23 15:5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