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为少见!泉州发现元代石构台阶!有明确纪年→

680年前铭文见证闽南交通史

永春发现元代石构台阶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永春县桂洋镇岐山村大白岩附近发现一处元代道路遗存——岐山村古石阶。这处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石构台阶,是当时大白岩僧众上下山的必经之路,历经680余年风雨仍保存基本完整,为研究闽南古代道路交通及民俗信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石构台阶历经680余年风雨仍保存基本完整

岐山村古石阶位于永春县桂洋镇岐山村大白岩附近,呈西北—东南走向,现存两段上下相连的台阶,总长约6米,宽约2.7米,高差1.5米,占地面积41.52平方米。石阶采用全石构造,每块台阶石长约2米、宽约0.3米,表面因岁月侵蚀覆盖青苔,却依稀可见规整的砌筑工艺。台阶顶端两侧立有一对圆形抱鼓石与一对石狮子,上段共9级台阶,左、右两侧垂带分别阴刻楷书铭文:“岐山保檀越郑永章修造三座堦”“铺砌数丈路,肇记于石,时至正壬午”,共27字,清晰记载了捐修者、修建内容及年代,是“四普”工作中少见的有明确纪年的古代道路遗存。

台阶顶端的圆形抱鼓石与石狮子

文物专家认为,古石阶的建筑细节蕴含丰富文化信息。抱鼓石与石狮子的组合,反映了古代的装饰艺术与“驱邪避凶”的民俗信仰。“檀越”一词的出现,体现了元代闽南地区佛教信众通过捐修道路参与宗教活动的社会现象。

台阶两侧阴刻楷书铭文

“这类山区交通遗存此前发现较少,尤其是带有明确纪年和捐修者信息的,极为少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永春县普查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石阶结构稳定、保存完整,其砌筑技术与铭文内容,为研究闽南地区的古代交通道路网络和修造技艺、宗教信仰和传播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岐山村古石阶拟列入永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张素萍 邱丰 蔡紫旻 赵伟 许小程 通讯员:颜志钦 文/图)

来源:泉州发布

相关文章

  • 极为少见!泉州发现元代石构台阶!有明确纪年→

    680年前铭文见证闽南交通史永春发现元代石构台阶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永春县桂洋镇岐山村大白岩附近发现一处元代道路遗存——岐山村古石阶。这处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石构台阶,是当时大白岩僧众上下山的必经之路,历经680余年风雨仍保存基本完整,为研究闽南古代道路交通及民俗

    2025-07-09 09:14:00
    0
  • 每人每天12元,泉州高温津贴已开始发放

    每人每天12元,泉州高温津贴已开始发放2025-06-22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燕6月22日,记者从泉州市人社局获悉,泉州高温津贴已开始发放,符合条件的高温天气下工作的劳动者每天可领高温津贴12元,其中6—9月可按260元/月领取。据介绍,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劳动者从

    2025-06-23 06:06:00
    0
  • 气温升高毒蛇伤人事件多发 救命血清分布请知晓

    【来源:泉州晚报】近期,一名女游客在海南三亚被不明生物咬伤后不幸离世的消息引发关注。入夏以来,泉州多家医院接连接诊多例被毒蛇咬伤患者,尤其随着温度升高,毒蛇咬伤病例呈上升趋势。 近期,一名女游客在海南三亚被不明生物咬伤后不幸离世的消息引发关注。入夏以来,泉州多家医院接连接诊多例被毒蛇咬伤患者,尤其随

    2025-06-11 13:10:00
    0
  • 常住大陆台湾医师研习营活动在泉州开营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27日讯(记者 庄钊滢)27日,近40位常住大陆台湾医师、医学生等在泉州参与第三届“医心医路·同心同行”常住大陆台湾医师研习营活动。活动为期4天,由全国台联台胞部、福建省台联主办。记者了解到,医药卫生是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常住大陆台湾医师群体已经成为两岸医疗领域合作交流

    2025-04-27 20:24:00
    0
  • 漳州芗城芝山街道开展“防震减灾,安全‘童’行”地震疏散演练

    闽南网4月27日讯(通讯员 黄熠 冯志义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 文/图)为提高幼儿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疏散能力,芗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区科协、芝山街道锦鸿社区、甘棠社区、金永社区、悠乐社区、前山社区联合芗城区金峰教投幼儿园共同组织了一场主题为“防震减灾,安全‘童’行”的地震疏散演练活

    2025-04-27 16:35:00
    0